关于右手拨弦的知识拾趣
发表日期:2019-07-27 浏览次数:1525 作者:文摘

关于右手拨弦的知识拾趣

一.首先探讨一下,指甲弹奏还是肉弹奏的问题。
在古典吉他世界中,一百年前有两个流派,一为甲弹派,一为肉弹派。甲弹派弹奏音量大而响亮,缺点是杂音多。肉弹派音色柔和,演奏干净无杂音,缺点是音量较小。而现在古典吉他则流行指甲和肉兼备的演奏方法。

我在自学钢弦吉他的过程中,为了得到满意的右手音色,曾尝试过ima三指留很长的指甲,也尝试过把指甲全剪掉,纯粹用肉弹,结果都不是很理想。最后,我还是选择了以肉触弦,以甲拨弦的方式来演奏。以指尖的肉触弦是不会产生触弦杂音的,而以指甲拨弦也解决了音量的问题,并且,此法亦可在指甲拨弦的响亮音色中加入肉音,实为最佳演奏方法。注意,这要求你ima三指的指甲不能太长,关于指甲长短与音色之间的关系,我们稍后再说。

但p指又是另外一回事,很多自学者对p指的音色是很头疼的。我的方法是,p指在一般弹奏中仅用肉来弹(这需要你的p指有一定的力量),有特别需要表现低音的地方,则以肉兼甲法弹奏。这原本是我自篡的方法,后来发现某古典吉他大师亦推崇此法,我甚为得意。
很多爱后者有一个误区,就是喜欢把吉他弹的声音巨大。当然,右手力度是一定要训练的,弹奏声大固然是好的。但音量是为音乐而服务的,大家练的是乐器又不是兵器或者一阳指。俗话说不怕长得丑,就怕长得丑还出来吓人,音量和音色之间必须要找到平衡点,仅仅音量大,声音刺耳,实在是对听众最大的折磨!

二.关于靠弦和不靠弦弹法。
靠弦和不靠弦弹法,是没有固定的规则。在靠弦时,右手指轻轻向下压在要拨的琴弦上,然后继续沿着琴弦后面的方向移动。在“短暂地停留在琴弦上”之后,手指回到它的前进位置,开始下一次拨弦。使用拇指的靠弦演奏也类似,只是当手指与返回动作相结合时,整个手势会产生一个圆周运动。然而,不靠弦演奏是完全不同的。为了避免接触到相邻的琴弦,应该将手指向上移动,与手掌或手腕形成一定角度。如果手指以垂直或垂直运动向上移动,琴弦将垂直弹到琴品上,并发出难听的咔嚓声。

如果你让十位专业的吉他家演奏同一段音乐,那么每一位吉他家很可能都用两种拨弦方式来演奏,但组合可能完全不同。此外,每个人的诠释往往因表演方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每一次拨弦都会产生一种特定的音乐效果,演奏家不仅在音乐目标上有所不同,而且会以高度个人化的方式使用他们的技巧来实现这些目标。当你考虑到在靠弦和不靠弦之间还有过渡性的拨弦方式时,这个问题就更加复杂了,比如那些轻轻地擦过相邻琴弦的方式,或者那些在向上的角度和离琴弦的距离有有变化的情况。

远达性、发音、分句、节奏、音色和音乐个性等要求,都会影响一个人对拨弦技巧的选择。例如,由于强烈的靠弦弹法比强烈的不靠弦弹法更响亮,您可以在远达性要求很重要的情况下,使用更多的靠弦弹法,例如在没有扩音的大型音乐厅或与管弦乐队一起演奏单音旋律线和音阶片段的时候。

虽然一系列连续的高强度的靠弦弹法,在需要打击效果的段落中会非常有效;但在更多的旋律性段落中,它可能听起来很粗鲁、沉重,就像一个穿着登山靴跺脚的非优雅舞者。对于一个真正的连奏和抒情的演奏风格,大部分拨弦方法应该是不靠弦弹法,少量的靠弦弹法用于处理织体变化、旋律和动态的塑造,以及对节奏的强调。当在一个片段中同时使用这两种技术(以及它们之间的过渡性技术)时,混合起来应该是流畅的、自然的和无缝连接的。但是,当相邻的琴弦必须持续奏响时,请不要使用靠弦弹法。

要在技术上熟练地从不靠弦弹法到靠弦弹法转换(反之亦然),请尝试下面的练习。练习时,保持右手不动,只有手指可以动。使用维拉罗伯斯《练习曲一号》的和弦进行练习。
保持右手放松。弹奏所有的音符,使用同样的音量和良好的音色。
虽然靠弦技巧通常与强有力的远达性有关,但非常轻柔的、钢琴般的靠弦弹法也能产生优美的效果。要听到这个效果,把你的右手放在音洞上,轻轻地弹一行四个音符,先用不靠弦弹法,然后用靠弦弹法。还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程度组合的指甲与指肉,以及不同的接触琴弦的角度来演奏。由于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你的色彩,你应该尽可能地培养一套流畅而又多样化的右手拨弦技巧

三、关于不靠弦弹发中的3个连贯动作组合(触弦、绷弦、放弦)的讨论。
右手不靠弦弹发中,弹奏分为三个阶段——触弦、绷弦、放弦。但这三个阶段到底该如何理解:
1、触弦。
指手从指尖向弦运动开始,到接触到弦为止的这个过程叫触弦。
在这个过程中,指尖的肉和指甲同时触到琴弦。我个人的感觉是,指尖的肉起消除杂音的作用,给人一种“止弦”的感觉,而指甲只是贴在琴弦上,为继续下一个步骤做准备。因为如果是指甲先碰到弦,杂音很难避免(甲弹派名家弹奏亦有杂音出现)
触弦时触弦点和手指的触弦角度是极其重要的,直接决定放弦时的音色。
所谓触弦点,就是右手置放接触琴弦的位置,通常是音孔稍稍偏后的地方,右手置放的常规位置有几个例外:有时根据效果需要,拨弦位置向琴桥方向移动,可产生单薄而清脆的声音。朝指板方向移动,可产生浑厚而具有装饰性的声音。
所谓手指触弦角度,是指手指与弦产生的夹角——我们以指肚完全平行于琴弦为0度,以手指左侧完全平行于琴弦为90度。右手应保持同腕部成拱形,离面板距离约为3到4英寸。这样,手指和弦之间形成的夹角大约为80度(母指一般为45度)。每个手指的指尖关节和中间关节和弦应当形成一种几乎垂直的关系;这样的角度会使拨弦清晰、有力(Bobri 1977: 39)。拇指p和i指形成交叉,其开放区域形成一个三角形。i指、m指和a指离开p指一定距离,与p指略成角度倚靠。这种右手的摆放姿势可以使手指在靠弦(apoyando)和不靠弦(tirando)奏法的之间轻松的运动,而不会牵动手部的太多运动(移动),前提是指甲保持相对的短一些。
 
为何触弦角度的不同会影响音色呢?因为琴弦振动方向垂直于面板的时候音色饱满厚实,而琴弦振动方向平行于面的时候音色就会发虚!我们通过对手指触弦角度的调整,尽量减少平行振动,使琴弦能够更多的垂直振动,从而得到相对饱满厚实的音色。

2、绷弦。
手指从即将用力开始,到弦即将从指甲上滑过的这个过程叫绷弦。
这个“绷”的动作相当短促,只是一种感觉而无法实际测量。但这个感觉却相当重要,他决定了发力后的音量。
很多自学吉他的人都忽略了绷弦这个动作,让人感觉每个音都是用整个手的力气抡起手指头往琴弦上砸(这个描述虽然夸张了点,但就这个意思)。总之,这三步中缺少哪一步都不会得到好的弹奏效果。

3、放弦
弦从指甲上滑过,到手指离开琴弦放松下来的过程叫放弦。
需注意:弦不是被拨(钩)响的,而是你的指甲在放的同时,它紧贴在你的指甲弧度上自然滑过!所以我们说“放弦”而不说“拨弦”,这一“放”一“拨”区别大了。
琴弦在指甲上滑动的时间越长,泛音越少,音色越饱满,但太慢了音色也会变得不清晰。反之,滑动时间越短音色越亮。所以,长而尖的指甲滑动时间短,音色较亮,圆而大的指甲滑动时间长,音色饱满,指甲厚,滑动时间长,指甲薄,滑动时间短……所以,在放弦这一过程中,我们不但要找到“放”的感觉(不是拨),还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指甲形状。

四、指甲的修剪
钢弦琴不同于古典吉他,所以指甲修剪方式也是不同。并且每个人情况不同,还要慢慢寻找适合自己的修剪方式。
比较普遍的修剪方式:ima三指的指甲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我认为指甲超过指尖1mm是不够的,至少要1.5-2mm,但是再长就会在弹奏中出杂音。指甲要磨的圆滑,尤其是左侧,要有圆润的弧度(但不必像古典吉他那样磨得左右明显不一边高)。我们追求的最高境界是,ima三指的弹奏音色完全一样。一般来说,a指指甲比m指薄一些,那么弥补的方法恐怕只有涂指甲油增加厚度了!

 
古典指甲的常见修剪形状